昨日,直向建筑作品“长江美术馆”在山西省太原市开幕,与此同时,四位中国建筑师董功、华黎、李兴钢、程艳春构成的“中坚:中国建筑师四人展”,以及“重塑街区:千渡·东山晴建筑实践展”,“长江村:历史/空间展”三个展览于美术馆展出。
ADCN(韩爽):长江美术馆,原名是“长江村村史美术馆”,是想展示当地文化以及唤醒集体回忆的建筑,是一种文化展示。您第一次去场地又什么感受?
董功:项目位于太原,这是我们在山西的第一个建筑实践。太原也是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典型的城市,成片旧城市肌理被新城市肌理覆盖和取代。在设计建筑的前两年,当地的投资方请建筑学术机构——有方空间的史建老师做过一个研究课题,对原有长江村的现存窑洞建筑和住户的调查和访谈。从调研的影像资料看,当时的村落整体格局还依稀可见。
这块土地刚好在太原交通延伸的重要路线上。在调研结束后,政府还是按常规做法毅然拆迁铲平了长江村。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,已经可以看到社会各层面对旧的痕迹、旧的东西越来越慎重,不再轻易大拆大改了。但中国的城市发展是有“时差”的,一线城市经历的过程,二线三线城市还在重复,这是这个项目的大背景。
ADCN:也就是说,历史村落的痕迹已经抹平了,这样背景下,建造一个美术馆,是想通过复兴文化来寻求集体记忆吗?
董功:我觉得“复兴”这个词不准确。仅仅一个建筑怎么复兴?这样建筑师压力得有多大,谈不上。建筑师的能量十分有限,所以我更愿意说,通过一个有限的动作, 去回应某种存在过的东西,或者气氛。最终能引起一些讨论。这种工作,如果能让什么人、什么单位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,脑子多想一下,就已经算是积德了吧。
ADCN:对城中村改造的态度是什么?山西走到现代时期,走向工业化,煤矿文化,大拆大建造城,这也是山西历史中的一部分,你的建筑中是否在回应这些历史?
董功:我对历史、传统、痕迹这些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保护主义者,但反对武断的激进主义。我觉得具体问题具体对待,有个真正的、可信的科学论证很重要。
ADCN:从建筑设计角度来讲,展现当地的历史精神回忆,肯定存在一些具体的形式,具体的符号。比如窑洞和四合院,这两种本土建筑形式与您的建筑有关联吗?您如何看待已经存在的文化符号?
董功:我不太关心所谓的“符号”,也不太会用这些去表达所谓对历史传统的态度。我总觉得可以有更高级的办法,但你让我说找到没有,这得另论了。具体到这个房子,我也试图在某些层面去回应这件事,但没法简单说明出来。文字和建筑空间还不能完全划等号……有些时候是一种情绪或者情感吧。
ADCN:从平面的形制,到入口处弧线设计,有没有依据和特殊含义?
董功:没啥依据。
ADCN:那场地呢?周围住宅林立,面对这样的场地,如何看待建筑与场地关系?并在场地中回应沉默的精神含义?
董功:场地其实也是一个悖论,我们在做其它项目时候,非常强调建筑与场地关系,甚至到十分细节的条件。在这个项目开始时候,周边规划虽然有了,但还是在调整。这本身就挺尴尬,就是建筑师一直在强调建筑和场地,但是场地却不可知,条件也在变,设计最初的条件也变了。很早以前,我做重庆的一个项目,在山地上,有一个方向对着远处层叠的山峦,非常美,于是我们在那个方向上留了一个很大跨度的口子,大约40米,结果我们的房子还没盖完,紧邻的山脚下起了一片高层建筑,比我们留的口子还高,像墙一样堵着。对我来说算是上了一课吧。好在这次这个房子做得很实,体量上也非常简单,向里面使的劲多。
ADCN:在刚刚上楼过程中,看到有很多小模型,整个设计方法有没有根据项目特殊性改变?
董功:其实我们每一个项目设计方法都差不多。比如,一开始团队几个人,每个人都在用一个小模型,表达自己对设计策略的理解,一般这个过程会持续三四周左右。这个过程中,我会产生我的想法,有时候很强烈,但有时候我没有什么想法,大家的东西就会启发到我。
ADCN:长江美术馆想营造一种情绪和氛围,如同一个故事,故事有“起承转合”,您是如何用空间表达叙事性?如何设计指向性?建筑流线的导向“光塔空间”有怎样的含义?
董功:在美术馆类建筑里,必然会有行走路线这件事,空间自然而然有对时间和路线的回应,但“叙事”这个词,我也一般不太用,容易误解。
长江美术馆中的“光塔”很重要,也算是一种纪念吧,纪念有过的东西。光塔在流线上就像一个锚固点一样。人们会和它发生几次关系,首先要在底层穿越它,有抬头仰望的瞬间,之后,在重要的展厅中,隔着墙上的开洞,看到光塔中从天上弥漫下来的光线。
ADCN:光塔倒锥形设计也是指向性的设计吗?
董功:第一是天窗的光,需要控制进光量,我希望是一种相对的幽幽的光,所以空间向上是收拢的,避免过多的光。第二,锥形这个空间形状,会老让我想起我小时候钻过的那些大烟囱。
ADCN:您一直都坚持“场所,光和建造”,在长江美术馆中,在建造上有什么关联?在材料使用和做法上有什么特殊的手法吗?
董功:并不是先有概念然后再有材料和构造,它们就是概念的一部分,没有主次和先后。长江美术馆,从最开始,我就想盖一块“砖”,被放在城市里,有点沉默地看着周围的热闹的感觉。后面是一系列通过专业手段去实现、去把握的事情,这是建筑师的能力。
长江美术馆,四层楼高的砖,砖后面要有保温防水。你看这砖比例和一般的不一样,一般的砖正好是这个的一半长,砖上的这两个孔,是很重要的构造。如何让四层高的砖形成一个整体,光靠砖之间的抹灰是不够结实的。为了防侧倾,从地面上的第一块砖一直到四层的檐口都要在孔洞中穿钢筋的,就像冰糖葫芦一样。砖要排列人字缝,左侧的孔就和上面一层砖右侧的孔对上。在垂直方向上,每隔1.2米就会在抹灰缝隙中藏角钢,连接后面的混凝土支撑结构,竖筋焊在角钢上。
ADCN:我看到现场有很多工人在砖面上处理肌理,现在还有吗?
董功:一开始我们想砌后再凿,想用这种肌理统一整体。我的初衷是想在50米开外处,看这个房子是一个整体,像块“砖”,所以要避免色差过大的灰缝。这个过程中,我们做了很多实验,包括灰缝的颜色、厚度等等。后来看样墙,觉得可以了,就去掉了凿毛这个过程。
ADCN:也就是效果图中所表达的,一整块体量,完全看不出砖材质。从施工现场看,是一块一块砖砌成。
ADCN:建筑有几个入口?主入口是在二层吗?我看到模型中有一个直行楼梯。
董功:美术馆有一个入口,在首层,后面还有一个美术馆办公入口。那个楼梯是为了引向二层公共平台,与后面小区的桥连接,等于除了美术馆的展览流线外,还有一个在城市里面穿行的公共空间流线,两个流线。
ADCN:您觉得在直向建筑作品册中,长江美术馆有什么意义?
董功:很难说(笑)。每个项目都带着直向的特点,我们对每个项目都认真。这个项目后期实现的过程中,设计还是被充分尊重了。这点要感谢我的业主,也感谢有方,在关键时刻的帮助。如果要分析这个房子的意义,总体上讲,现在说有点早,可能再过两年。